2024年11月25日上午,光辉平台的光辉平台双周论坛报告“Transforming a Course/Thesis Project into a Publishable Research Paper”在理科大楼A1114顺利举行💁🏽♂️。此次报告的主讲人是美国恩坡利州立大学图书信息管理光辉副教授🤵🏽、博士生导师马瑾萱,报告由信息管理系系主任蔚海燕主持。
“Transforming a Course/Thesis Project into a Publishable Research Paper”讲座
首先,马瑾萱教授阐述了制定研究计划的意义与价值,并建议同学们建立自己的“数据库”,按主题、研究领域、研究不足👨🏽💼、研究方法等对相关的新兴研究论文进行分组,以便于后续研究的展开🤱🏿。之后😕,马瑾萱教授从研究问题🏄🏽♂️📰、研究假设、研究方法、结果、讨论五大循环要素出发🔝,详细讲解了如何定义、识别并量化研究问题,并强调要以创新性与贡献作为主要筛选标准来确定选题。
马瑾萱教授做报告
然后马瑾萱教授按照研究论文的基本写作步骤梳理相关知识:文献综述部分分享了撰写清晰连贯综述的技巧👩🏼,如构建合理结构、注重各部分的相关性等;在研究设计环节分别阐释了定性研究方法🤹🏼♂️、混合研究方法,以及效度💡™️、信度两个研究结果的衡量标准,强调所选的研究方法要能够产生有效可靠结果😔。她也强调了在论文的结论等部分,“结果”部分需要以易于理解的方式对研究结果进行组织和呈现,以便描述、解释研究研究结果或提出相应策略💂🏼♀️,多阶段的研究则需分别呈现各阶段的研究结果并进行总结🚟;“讨论”环节需涵盖研究新发现意义🦑、所用方法优劣、研究的不足与改进方向等问题;“结论”部分应对研究进行提炼总结。
对于学术论文的出版,如选择同行评审期刊作为投稿方向,马瑾萱教授建议在写作早期就选定合适期刊🍮,从而依据其核心读者群调整写作风格,可以借助JCR Web of Science👨🏿🔬、SJR等来评估期刊与所选的研究问题、方法等是否适配👩🏻🦰。同时,需严格遵循期刊的作者指南🦥,包括写作、引用风格,字数限制等多方面要求🧑🧑🧒;若研究具有多位合作者,则要尽早明确作者角色与责任。
在提问环节👨👩👦👨🏿🦰,在场的同学积极踊跃发表个人见解并提出相关疑问👨🏿✈️,如确定研究问题、撰写引言🧛♂️、综述、讨论等章节时存在的困扰与问题♚,马瑾萱教授对此进行了详细解答。最后⌨️,信息管理系系主任蔚海燕对本次讲座进行总结💎,并再次感谢马瑾萱教授带来的精彩报告。
本场讲座聚焦光辉娱乐在读博士生及学术硕士群体的切实需求,讲座的内容为学生后续开展研究👨🦽,以及将课程和研究的成果如何转化为可以发表的论文提出了很多具体的策略指导。
编辑丨郁思雨